精英身份与改革策略——俄罗斯改革模式的次国家比较
- 【摘要】
- 政治精英是决定改革成败与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对于大国而言,多层次的政治结构会使精英与改革间的因果机制复杂化。以俄罗斯为例,俄罗斯联邦主体领导人是改革的主要策动和扩散者,应从这一“次国家层级”入手对俄罗斯精英和改革间因果机制进行分析。本文将联邦主体领导人分为国家、地区、地方、立法、其他五个组别,将改革实践按类型分为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按程度分为封闭、束缚、不兼容、开放与不明显五个层次,按次序分为六种不同模式,以此框架对俄罗斯现任联邦主体领导人的改革意愿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从精英的角度看,精英身份影响了改革策略的选择,而精英整体结构则影响了总体改革模式的塑造。从改革的角度看,改革的选择是多样但不是无限的,改革的次序比程度更加重要,且特定精英群体表现出了对特定改革模式的显著偏好。“自上而下的现代化”“突破性发展”“渐进发展”三种模式在俄罗斯同时存在,但经济改革先行的模式已经为许多政治精英所接受。俄罗斯正在逐步摸索建立符合自身实践的分级制政策实验改革模式。
【作者】费海汀
【作者单位】费海汀,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2.2 (12):1-24
【DOI】10.20018/j.cnki.reecas.2022.02.001
【关键词】俄罗斯精英 联邦主体 改革策略 改革模式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1664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